12月20日,酶芯生物科技赋能食品产业升级交流会暨第二十期“研之有悟”科技主题沙龙活动在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举行。区科技局、区市监局、华南理工大学、科创平台、企业及技术经理人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生物酶及食品科学最新研发成果、市场前景、应用案例及未来技术趋势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推动生物科技成果与食品产业升级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南海区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集群。
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创建,以攻克合成生物学领域关键酶制剂及下游产业应用技术亟需的技术难题为导向,通过应用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技术,持续开展酶制剂、酶应用研发。研究院从源头开始创新,构建了“酶芯片”全链条研发平台,拥有全球领先的全套甘油二酯全酶法生产技术专利,为功能性油脂等产业的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研之有悟”科技主题沙龙活动旨在搭建政府部门、高校、科创平台及企业的沟通桥梁,助力功能性油脂产业在南海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向阳介绍学院工作。
活动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党委书记冯向阳作为高校代表进行分享,冯向阳首先对南海政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表示感谢,认为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冯向阳重点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冯向阳表示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特色鲜明,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希望与南海区本地企业可以产生更加紧密的交流与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杨晓泉教授围绕“蛋白质脱酰胺酶及其应用”主题进行项目分享。杨晓泉从蛋白质摄入与人体健康关系入手,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脱酰胺酶的作用机制、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杨晓泉分享道,蛋白质脱酰胺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酶制剂,在改善食品口感、提高营养价值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王方华教授则从鸡蛋源产品的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出发,介绍了酶法制备在功能食品原料开发中的应用策略。通过酶法制备技术,可以实现对鸡蛋源产品的深度加工与综合利用,不仅能提升鸡蛋价值,还能“撬动”更大健康食品产业,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现场,南海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代表广东粤膳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张月斌分享了公司的技术优势、核心壁垒和产品优势,并指出粤膳特医现已通过国家质量检测,是国内首家掌握二酯食用油生产技术并具有完整生产资质的企业。同时,张月斌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案例,强调了二酯油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油脂在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显著优势,预示未来将成为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粤膳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南山基金投资,在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已建成了功能性油脂中试生产线,可实现各种功能性油脂的生产。
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互动交流气氛热烈,佛山市粤升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江与广东粤膳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张月斌总监就甘油二脂产品的安全、口感及价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陈江表示,粤升食品在鸡蛋深加工领域存在较大需求,对研究院的相关技术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期待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沟通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广东泰升药业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朱豪良针对该公司的鱼胶产品课题研发,希望能找到一个在酶应用方面的解决方案,在深加工的过程中能保持产品形态的稳定。王方华提议双方可以进一步沟通,试用研究院相关酶产品,双方有望深化合作,共促产品技术升级。
百草康元(佛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石新分享道,杨晓泉的演讲为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上带来新启发,认为此次交流收获颇丰,将助力公司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佛山市南海华昊华丰淀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茹则表示对该公司的变性淀粉能否与粉末油酯结合应用比较感兴趣,希望后面能与广东粤膳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路建普表示,此次活动汇聚了产业界、科技界的力量,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非常有意义,期盼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产业化,让南海优品走进千家万户。
与会代表一行先后参观了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展厅及中试平台。
活动最后,与会代表一行先后参观了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展厅及中试平台,全面了解了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以及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在“酶芯片”中试平台建设、企业孵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参观人员驻足良久,热切交流生物酶技术应用经验,为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更多思路和启示。
区科技局副局长邹冠飞表示,佛山正在打造“概念验证之都”、“小试中试天堂”,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在具备高校背景的同时也拥有产业经验,可实现在食品行业、化工洗涤等产业上下游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促进研究院与相关行业进行合作。区科技局将坚持“转化至上”,“平台在地”,积极通过联动区内的科创平台、科技服务机构来链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企业架起桥梁,在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为地方企业做好技术“媒人”的角色,促进南海食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