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首页 网站导航的icon
电话:
400-114-2025
小程序
帮助中心
logo
找需求
发布需求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
作者: 机器人大讲堂 发布于: 2022-03-29 点击量: 440

制造业产业生态重塑也将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受益于下游制造业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的机器人浪潮中,协作机器人这一工业机器人细分赛道快速崛起。近年来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市场。

MIR DATABAN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08.5%达15663台,IFR的数据也显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协作机器人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25年国产协作份额将有望占整个机器人行业的15%。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品牌国产化、智能化、高端化程度都不错的协作机器人,有可能是中国中小企业快速实现自动化升级的突破口。

协作机器人

相较传统工业机器人复杂、昂贵且耗时的解决方案,可以与人协同工作、无须根据类型或工件进行投资的协作机器人,意味着能充分发挥出多条产线的效率和人类的能动性优点,承接以前无法实现自动化且不符合人体工学的手动工序,减轻员工负担,实现同时提高效率和质量的要求。

广泛的应用领域促使协作机器人这样一个新事物的发展欣欣向荣。由于协作机器人高度契合制造企业对于智能制造、人机协同、柔性化制造的转型需求,凭借占地面积小、应用灵活、成本低等特点,使其还可以适用于小规模、多品种、定制化的生产场合,这导致协作机器人可以拓展至中小企业中,以更为离散化的方式拓展到更大应用市场。

不仅如此,协作机器人具有更广的行业应用延展性。除在3C电子、汽车零部件、电子、机械加工等工业场景的成熟应用外,还可以用于食品、电器、五金卫浴、新能源、医疗、半导体等市场需求增长的领域,同时不断在电力、教育、餐饮、健康、农业、商业服务等非工业领域开辟新场景。得益于工业与非工业市场的双重驱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的协作机器人未来市场占比将会持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竞争驱动,以需求、技术为导向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然。在协作机器人这个相对新兴的领域,国产替代需要的不仅仅是提升产品竞争力,还有在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智能执行等技术上的创新。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降临,企业对机器人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本体的灵活性和自动化,易控、智能、互联成为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也会围绕着安全的人机协同、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重点方向展开。这方面国内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断在技术创新领域形成“新零售”、“新保健”等现代技术创新模式。

协作机器人2021年的融资热潮也延续到了2022年。1月,艾利特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 C1 轮融资,加速全球生态布局,拉升产品力。2月,珞石机器人宣布完成4亿元战略轮融资,用于智能化产业升级场景;3月,法奥机器人完成超5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阿里及美团龙珠共同参与。

除了国内市场对协作机器人前景看好,各大机器人企业都在努力扩大产能外,在今年2月初,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发那科(FANUC)也宣布,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将最新机型的协作机器人产能增加至2021年底的3倍以上。而事实上,发那科去年底才刚刚将产能增至3倍,随着此次增强,产能将扩大至上市之初的约10倍。

面对竞争,国产协作机器人可能需要更加快一点。

 

 

 

成为服务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