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校地合作经验分享会”暨第十七期“研之有悟”科技主题沙龙活动举行。区科技局、佛山大学、科创平台及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为进一步加强与高校战略合作,持续扩展和延伸校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座谈交流,让校地合作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活动上,区科技局与佛山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举行党建结对仪式。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强对接高校科研成果、教育资源,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已成为推动南海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佛山大学作为南海本地大学,近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南海提供科研、人才创新活力。在科研方面,佛山大学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2022年共7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则以广东省排名第5的成绩入列中国发明创造百强高校。
座谈现场邀请了佛山大学科研代表向与会来宾开展科技成果分享。佛山大学物理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曾亚光以“眼视光医疗仪器的工程产业化” 为题,分享行业案例,“仪器开发云平台可实现微信扫描和手机测量,并可区分姓名和年龄等信息。此外,该平台还涉及知识产权的开放,并在市场上进行了广泛的销售。”
同是物理光电工程学院的伍雁雄教授则向与会来宾介绍了佛山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甲襞宽场显微健康检测”。“该设备可用于疾病管理,并能精确计算和测量血管参数,提高测量精度。”伍雁雄教授介绍道,仪器还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可进行诊断治疗,其中系统性地方的检测和糖尿病筛查等功能已在多个医院得到应用。
佛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黄冠龙教授从研究无线电波在手机中的应用、直播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监测干扰信号与电磁波研究三个方面打开了特型天线在无线通信及雷达感知领域的应用话题。
来自姜春涛副教授科研团队AIGC产业端应用与创新项目技术总监黄忠钢向与会来宾介绍了他们团队情况和成果,探讨如何通过定制化生产理念,优化订单,并根据工厂市场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以实现最优化。
随后,企业家、科创平台代研究员与佛山大学代表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共商合作、共享成果、共促发展。季华实验室研究员杨文刚介绍了实验室“3+1”重要研究方向,向佛山大学表达了想要进行学术交流、技术切磋、互相促进的愿望。
企业家、科创平台代研究员与佛山大学代表开展深入交流探讨。
“作为南海区技术经理人的其中一员,刚听到教授们的科技成果分享,对直播产品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很感兴趣,觉得人工智能在新媒体应用前景广泛,目前接触到许多南海企业都会有相应的需求。”佛山市融信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莉莎表示,希望借助技术经理人的身份,拉通相关技术需求企业与佛山大学项目对接渠道,促进成果转化落地。
校方积极回应,邀请各科创平台、企业走进佛山大学实验室进行实地交流,表示要多沟通、多联动,充分了解,加强合作,共促发展。
近期,搭建南海与高校的“联通桥”,让四面八方的高校资源与南海畅通连接,校地合作已成为南海产业发展热词。
座谈现场,佛山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王忠围绕学校今年的三项科技成果、博士点的设立以及近年科研成效开展校地合作经验分享。“一个学院对接一个镇街;一个学科对接一个行业;一个模式对接一个企业。”王忠副部长介绍了佛山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投入、技术转化成果、学校服务器数量以及服务企业情况。重点向与会来宾分享了近来佛山大学在南海区服务企业比例,以及横向项目的签订情况。
佛山大学物理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黎永耀建议到,“以企业校友进课堂的方式,加强在南海就业的师兄师姐与在读学子们联动,‘以老带新’让学子更能充分地了解到行业需求、南海产业发展。”
南海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安东尧围绕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云平台线下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成效展开介绍,“平台的目标是推动成果的转化,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随后,区科技局与佛山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举行党建结对仪式,旨在扩大南海与佛山大学的合作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共建产业园区、打造创业平台,共促南海产业、经济发展。
区科技局与佛山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举行党建结对仪式。
今年5月底,南海举办了广东工业大学、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交流会,这一举动打响了南海与高校战略合作的“第一枪”。随后多月,南海区不断强化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佛山大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合作联动,推动了不少于30项校企合作工作进展,同频开展了各类学子研学活动、科技创新大赛、宣讲交流活动.....
接下来,区科技局也将不断整合高校人才资源、科研力量和南海科创、经济资源,实现校地强强联合、深度协同,共建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