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拥抱绿氢时代 迎接零碳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重点围绕《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深入落实、绿氢应用示范建设与绿氢平价路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副司长任中保,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张清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康明斯全球副总裁、康明斯中国首席技术官赛俊峰,国家电投国际合作首席协调官、用户侧委员会主任李雪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发表主题演讲。
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是在佛山南海连续举办的第7届氢能产业大会,已经成为最具行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会议品牌。
为加快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规模化应用,大会上,中国氢能联盟联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佛山仙湖实验室共同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氢行计划》,并联合业界启动氢行计划。

“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氢行计划”正式启动。
氢行计划启动后,将推动氢动力系统创新、可再生氢及氢基绿色燃料应用和氢品质保障,加快氢高速、氢基动力列车、矿卡和船舶示范,促进交通领域深度脱碳,力争以规模化示范,助力形成“百站万辆”格局,带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今年5月,南海获颁“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乘势提出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对外界发出强劲的产业集聚信号。借助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扎实的氢能培育土壤,南海不仅形成了良好的项目投资氛围,还为企业搭建良好的产学研用平台,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品迭代。
大会上,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斯帛”系列碳纸、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新系列燃料电池车型、广东卡沃罗氢科技有限公司250 Nm³/h电解槽、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255kW燃料电池电堆及200kW动力系统4个项目进行了发布。
现场,国氢科技碳纸产线项目、三龙湾南海片区攀业氢能两轮车示范体验项目、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加氢母站项目、瀚蓝燃料电池检测中心项目4个项目正式投产投运。

南海区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投产投运仪式。
“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加氢母站项目年产能约2200吨氢气。”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蒋元杰介绍,制出来的氢气主要应用在交通领域,包括公交车、货运车、环卫车以及冷链车。“项目投产之后,本地区的氢价格从55块钱降低到了35块钱,成本直线下降。”
此外,清能股份总部项目、国氢科技碳纸项目、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氢能文旅战略合作项目、陶瓷板(砖)量产线先进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应用项目5个氢能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南海,涵盖了企业总部、关键零部件、绿色制氢、文旅发展、工业应用等领域。
上述一系列重磅项目覆盖了氢能产业链各关键环节,以及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应用,将有力推动南海建设“中国氢能第一区”。
本次大会及同期活动精彩纷呈,亮点不断。除了开幕式,大会内容还包括主题演讲、院士论坛、国际氢能合作高级别论坛以及专家对话。
在院士论坛环节,张清杰院士、郭烈锦院士、叶思宇院士、程一兵院士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转型为主题发表演讲,以前瞻性的视角聚焦全球氢能产业最新的科研技术方向以及发展前景,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国际氢能合作高级别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加强全球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全球新型能源体系;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氢能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绿氢标准链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研讨。
11月7-9日,大会同期举行仙湖国际论坛、“氢听项目”投融资路演会、氢听剧场、第七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2023),以及参观考察、试乘体验等系列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仙湖国际论坛将邀请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前美国能源部氢能技术顾问Gary S. Flood等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尤其是绿氢绿氨制备及应用前景、储氢输氢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新型燃料电池材料、交通运输及高温工业领域氨氢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值得一提的是,“氢听项目”投融资路演会将邀请中信资本、中石化资本、国华能源投资、中信建投、恩泽基金和中德证券等专业投资机构,解读氢能金融支持政策及投融资方向,帮助氢能创业者精准对接创投资源,促成投融资合作,赋能企业新发展。(点击查看详情→)
11月7日,第七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2023)同期开幕,汇聚了320余家知名氢能企业、国际展团亮相。参展企业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将吸引超15000人次专业观众观展。展览范围基本涵盖氢能全产业链,“一展”可触达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

第七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2023)现场。
展会现场,多家知名企业携新产品亮相,例如广东清能将在展会现场展示今年刚推出的兆瓦级工业用PEM电解制氢电堆及系统;卡沃罗将携最新电解槽产品亮相;中材科技将携最新70MPa IV型瓶组的车载供氢系统亮相;飞驰科技将携自主研发并生产制造的燃料电池新车型亮相。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仙湖实验室展位陈列出一项重大发明——氨氢融合内燃机。氨氢融合内燃机以氢为主要燃料,氨裂解后的氢为引燃燃料,能够实现零碳排放。该项技术创新构建了氨氢融合燃烧构型,即氢氨混合气预燃室直喷、利用氢燃烧产生的分布式高温射流火焰引燃主燃室内的氨,从而实现了缸内氨燃料的稳定和高效燃烧,于2023年6月28日成功实现点火。

仙湖实验室展位(杜嘉雯 摄)。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总监、佛山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刚直表示,南海氢能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形成了良好的协同,目前正推动公司与南海本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国氢科技展位(杜嘉雯 摄)。
“我们是2020年落户南海丹灶,成立之初目的就是要做小型燃料电池,主要针对的市场是面向氢生活的相关产品。”佛山市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辉介绍,氢能两轮车到现在已经研发出第三代,今年准备在三龙湾南海片区投放1000辆的氢能两轮车(前期投放300辆,后续继续投放700辆)。“在这些示范应用后,我们未来计划要在南海投放1万辆氢能两轮车。”

攀业氢能展位。
另外,在户外展区,试乘试驾开启氢能“新体验”,除了氢能两轮车,氢能亲子车、氢能乘用车也亮相今年展会现场,并提供试乘试驾动态体验机会,让观众亲身感受氢能的魅力。

户外展区提供试乘试驾动态体验机会(杜嘉雯 摄)。
作为国内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经多年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已经成为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目前,南海区共汇聚超150家氢能企业和机构,集聚了国家电投绿动氢能、康明斯恩泽、美锦氢能、清能股份、鸿基创能、济平新能源、海德利森等氢能头部企业,生产项目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1000亿元。

南海丹灶仙湖氢谷。
此外,坐落于南海仙湖氢谷的佛山仙湖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第3批省级实验室,也是佛山市氢能与氨氢融合领域重要战略科技平台,在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国家能源和“双碳”战略需求,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等研究领域,打造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领域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核心材料与技术发源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目前仙湖实验室已建成支撑原创和核心技术研发的七大科技创新平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南海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创新引领区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佛山南海,在氢能产业飞速发展的滚滚浪潮中,正着力打造“氢能引擎”,扬帆广阔“蓝海”,为我国氢能产业探索南海路径。就在今年,南海《推进制造业当家2023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推动形成具备自身特色、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的氢能制造产业集群。
未来,南海将紧紧围绕“四个聚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发挥氢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深氢能企业与佛山仙湖实验室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将大力支持佛山仙湖实验室建设,推动产研双轨驱动,集中力量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实施“蓝海英才”计划,做好氢能相关科创团队服务,持续精准招引一批带动作用大的重点氢能科技项目;同时也将在资金扶持等方面全力支持氢能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