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于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万顷园艺世界岭南农业产业创意园举行。展会由广东省兰花协会等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球百家企业参展,展出超3000个新优品种,涵盖分子标记育种等自主科技成果。
2月25日,区科技局组织区内重点科创平台、高校等科技工作者和师生代表现场观展,见证蝴蝶兰产业的创新发展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南海区围绕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引进了33个重点科创平台。其中,鲲鹏农业研究院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代表之一。在展位上,一簇簇富有基因特色的蝴蝶兰正悄然绽放。

值得一提的是,鲲鹏农业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生物荧光蝴蝶兰”最令人称奇,培育出的发光蝴蝶兰,大概能发光5到10天。盛开的蝴蝶兰吸引了广大科技工作者驻足欣赏。接下来,鲲鹏农业研究院会继续技术攻关,育成可遗传的、持续性地发光的蝴蝶兰品种。
来自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付老师表示:“广东自主育种成果显著,科技助力种业发展,未来将更具竞争力。”来自佛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韩老师表示:“蝴蝶兰电商潜力大,发光品种能吸睛,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能与种植户合作拓展市场,把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广东蝴蝶兰产业实现重大飞跃,2015-2024年,进口依赖度从87%骤降至12%,自主培育占比超90%。这得益于国家级种质资源库与分子育种平台支撑的体系化创新,科研团队建成全球最大蝴蝶兰基因组数据库,利用AI性状预测模型将研发周期缩至2-3年。开发的“花部发育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测2000项环境参数,切花合格率从78%升至94%。
近年来,里水镇蝴蝶兰产业带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每平方米年产苗120株,单株最高800元,2024年里水镇蝴蝶兰产业产值中科技贡献率达67%,区块链溯源可查238项质量信息。南海通过“一园一镇一链”布局构建种业高地,电商年销售额增长35%,跨境电商出口破亿,产品远销40余国。
科技赋能花绽岭南。这些承载着科学家智慧结晶的“科技之花”,不仅照亮了岭南大地的现代农业之路,更向世界昭示着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当传统农业邂逅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生命科学的奇迹将在产业变革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