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华数
“春节状态”快速回归“工作模式”
大年初八全员到岗,车间排产订单量排至今年5月!位于狮山的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瞄准20%+增长新目标,冲刺开门红。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位于南海狮山的南海智能机器人科创园迅速切换至“加速模式”,工作人员也从“春节状态”快速回归“工作模式”。
在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公司”)内,黄色栅栏划分出的区域是产品测试区,技术人员正在测试这款白色CR610型机器人的协调性能。据介绍,这款机器人是华数公司2024年推出的新品,一经上市就成为爆款。它不仅可以广泛应用在焊接、喷涂、3C等行业,安全性也大幅提升,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人或者物件会自动停止。华数公司生产制造部部长幸凡介绍:“大年初八全员准时返岗,目前车间排产订单量已经排到今年5月。”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符合新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全国共计36家企业入选,华数公司位列其中。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之一,华数公司凭借过硬的创新能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出华数Ⅲ型控制系统,突破了动力学模型建模及参数精确辨识难题,解决了国产机器人“无脑”难题。目前,华数公司已推出高防护双旋、垂直多关节、水平多关节等六大系列50余款工业机器人新产品,广泛应用于汽摩、电子、材料、金属加工等行业及领域。
华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林表示,“我们计划2025年实现营收和发货量均增长20%以上,重点发力产品创新、软件赋能以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依托南海智能机器人科创园,多措并举打造机器人科创产业链。在2025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作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华数公司,目前已自主研发生产大量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80%以上。
杨林认为,政策的支持将为机器人行业带来黄金发展期。过去,制造业中仅有5%-10%的场景可以用机器人替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将大大加速。他还补充道:“近两年,机器人的价格非常卷,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质量,而非单纯的价格比拼。”
接下来,华数公司也将依托去年落成的南海智能机器人科创园,全力打造完整的机器人科创产业链。一是以“华数机器人”“登奇机电”为两大产业化实施基地,扩大机器人、伺服电机的产值规模;二是孵化引进具有科技创新实力与成长性企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助力大湾区建设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是联合终端用户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根据产业需求制定人才能力标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融入市场。
2月5日开工当天,广东好易点科技有限公司传来阵阵响亮的鞭炮声。“今年是企业成立以来第一年点炮,希望能实现新的突破,向1.2亿元营收进发!”好易点总经理曹林敏高兴地说,2024年,企业迈上了新台阶。在电动两轮车市场持续爆发的大环境下,全年营收突破了1亿元;其中充电主营业务增长20%,给企业新一年谋发展提供了莫大的动力。
目前,好易点充电产品已覆盖楼盘、园区及社区超1.5万个。
开工仪式上,曹林敏向全体员工提出了新一年的目标:保住充电基本盘,抓住AI新风口,开拓租用新业务。作为国内安全充电运营商,目前好易点的充电产品覆盖全国330多个城市、超1.5万个住宅小区,活跃用户数超500万,日均订单近15万;在广东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全国市场处于龙头地位。
但要想保持充电主营业务持续增长,充电配套服务必然不能落下。近三年来,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所有智能充电桩终端进行远程管理及实时监控,并实现12小时快速响应。“我们对于电动自行车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充电配套服务作为刚需,我们今年势必要再突破。”曹林敏说。
在安全充电数字中心,可实时查看所有充电桩的安全和情况。
春节期间,Deep seek横空出世,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好易点也恰恰踩在了AI风口上,且早早布下“关键一棋”。曹林敏认为,电池寿命有限;对用户而言,无需买电池、直接租用的方式,无疑更安全、也更方便。2024年6月,好易点自主研发的“数字电池”1.0正式上线,成为国内充电行业第一家投用AI小模型的企业。
“数字电池”自带电池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收集用户的充电数据以及充电习惯,进一步训练AI小模型,提升电池安全性。此外,年初企业还与两大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领军企业——广东扬广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安普瑞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数字电池”研发上再发力。
2025年,好易点将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数字电池”研发,并迭代升级为2.0版本,力争全年增长20%,实现营收1.2亿元。
另一边,广东塔斯克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塔斯克机器人”)也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宣告企业正式开工,向着新的一年全力冲刺开门红。
塔斯克机器人专注于APR托盘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这款深蓝色的机器人集成了传统无人叉车和潜伏式AGV两种自动搬运设备的优点,虽然体积仅为1米×1.2米,但它能够轻松搬运起额定1.2吨、最高1.5吨的货品。在接收到指令后,机器人能够迅速沿预设路径到达储位,伸出叉臂插入托盘底部将托盘抬起,随即收回叉臂,稳稳地将货物放置到机体之上,并按照指令送至指定位置入库。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全部实现自动化,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
“我们在2024年完成纸品企业云浮工厂单个场景近200台机器人的交付上线,使其从生产线下线到仓储再到发货都能实现无人化。”塔斯克机器人供应链总监贺振邦自豪地说。
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塔斯克机器人从搬运机器人领域脱颖而出,连续获得了5轮数亿元的融资,并斩获了iF、红点等多项国际大奖,入选了2023年RBR50全球机器人创新奖榜单。目前,公司以佛山为总部和生产基地,在北京、杭州设立了区域研发中心,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智能物流设备领域的佼佼者。
塔斯克机器人副总裁田光义介绍,企业自2021年从杭州搬迁至佛山后,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产品经过了五次迭代,今年计划推出第七代产品。新一代产品不仅在负载能力上有所提升,能够承载额定1.5吨、最高1.7吨的重量,而且在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也有了显著改进。田光义表示:“得益于我们产品的持续迭代和优化,2024年企业的市场增速超过了50%。第七代产品的寿命预计可以达到30万次以上,这将为客户带来更高的使用价值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位于南海桂城的广东嘉得力清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工人忙碌,生产线已经全面复产。为保障新年开好局,企业年前便依据订单情况做了充分的物料准备,节后员工迅速到位,生产活动顺利步入正轨。
广东嘉得力是一家专注于清洁设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去年销售设备超过1万台,产品遍布全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总经理于梅透露:“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四月份,第一季度的订单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全年订单增幅有望达到15%至20%。”
企业的高效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六年前,广东嘉得力意识到无人驾驶清洁机器人将是实现新增长的突破口,果断开启了无人驾驶洗地机的研发之路。于梅表示:“从单机版1.0到物联网连接的2.0时代,再到如今‘机器换人’的时代,尽管无人驾驶清洁机器人目前尚未完全普及,但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于梅介绍,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商用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基于此,企业今年将继续加大无人驾驶清洁机器人的研发力度,计划推出一款更小巧灵活的机器人,尤其适合在写字楼等场所使用,它能自主乘坐电梯并进行楼层清洁工作。此前于2021年发布的一款适用于大场景的清洁机器人,目前已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设立了售后服务网点。
在技术研发方面,广东嘉得力同样成果丰硕。过去一年,企业在洗地机机器人领域实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和性能的显著提升。新一代产品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技术,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避障能力,增强了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部件如AI控制器、激光雷达等均实现国产化,既降低了成本,又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于梅介绍道:“特别针对机场、高铁站等反光度高的地面,通过算法改进使机器人能在高强光环境下更高效工作,避障和识别性能有了显著改善。”
在全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广东嘉得力明确了未来3到5年的发展方向,将以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为核心指导公司运营和发展。“无论是产品研发、日常运营还是生产流程都将遵循这一理念,这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于梅强调。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计划扩大产能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启动“零碳工厂”试点项目,采用光伏储能系统和智能化能耗管理平台,致力于年内减少20%左右的碳排放,并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此外,企业决定加大研发投入,将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从以往的5%-6%提升至6%-8%,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高端设备等领域,并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核心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