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区科技局在“益企创享”线下服务中心举办科技服务机构座谈会暨第二十三期“研之有悟”科技主题沙龙,区内1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代表,围绕高企培育、规范研发成果转化、提升科技综合服务能力等主题深入研讨,共谋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南海科技服务机构座谈会暨第二十三期“研之有悟”科技主题沙龙现场。
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更是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高企数量和质量是区域创新活力的“晴雨表”,研发投入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硬指标”。南海作为制造业大区,要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科技中介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重要纽带,是政策宣贯和落实的“得力帮手”。
南海区科技局副局长谢永欣表示,当前南海区高企培育从“政策驱动”转向“质量驱动”,2025年,南海将优化政策供给,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开展辅导服务。
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陈伟民围绕南海科创二十条中促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条款、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区概念验证中心及中试平台、省工程中心等科技政策开展宣贯。
现场,多家科技服务机构代表积极分享行业现状,并为如何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建言献策。
众科联创新学院(华彻科技)院长黄丹认为,科技服务业未来将聚焦AI深度融合、全球化本地化平衡的趋势,AI技术将深度赋能企业战略规划、系统集成及专业服务;低代码平台与普惠服务助力中小企业技术普惠化。机构要通过“一对一”精准辅导、研发合规体系构建及成果转化,用服务赋能企业创新。
承沣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卓斌认为,科技服务业未来应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服务升级与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布局。近年来,企业对研发流程优化、知识产权管理等需求增长,但面临企业认知不足、服务同质化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难点,需加强宣传、差异化服务及人才培养。
佛山市海科专利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峰铖提出,部分企业因缺乏研发体系,导致研发方向模糊、项目缺失,面临市场淘汰风险。建议辅助企业构建规范研发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布局,强化日常管理。
佛山市南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润媚分享道,当前科技服务行业面临三大困境:一是多地政府收紧奖励政策,政策扶持力度减弱;二是服务机构良莠不齐,部分机构虚假承诺导致行业信任危机;三是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财务不规范等硬伤。针对现状提出解决路径:专业化申报辅导、研发体系规范化建设。同时建议服务机构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优化申报流程并建立案例库,政府需保持政策连续性、简化审批流程,产业生态需协同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发展。
中科盛达(广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洪生坦言,当前,存在科技服务业面临企业需求萎缩,小微企业业务量锐减;单一服务模式难以支撑公司发展等现状问题。牟洪生表示,建议政府加强财政扶持以激励申报,对经营困难企业采取“先培育后申报”策略,同时,服务机构需全程协助企业完成后续填报,并通过资源对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佛山市中悦善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市场经理何昕语表示,期望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科技服务机构的负担,提供资金扶持,助力机构健康发展;呼吁人才政策配套,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服务人才,建立科技服务标准认证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科技服务机构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创新纽带”,要从吃政策红利转型到真正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深度链接创新资源要素,不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提高集成化、网络化、平台化服务能力,以“专业、务实、创新”精神深耕服务,构建“点、线、面”立体式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助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谢永欣表示,未来南海区科技局将着力优化科技服务业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同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步伐,为南海区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基石。南海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携手各方共同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路径,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