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受邀出席南海区照明行业协会2021年会员大会,与现场近300名嘉宾与会员企业代表共同庆贺协会成立12周年。南海照明协会自2009年成立,是5A级社会组织,目前拥有会员企业236家,在推动南海区照明产业发展上颇有建树。
会上,协会会长雷自合,副会长张柏成,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党组成员、南海区中小企业局局长吴溢强,秘书长罗秀明在发言中都提及南海照明企业自主创新对推动照明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许多企业已经在创新的路上做出一些尝试,既有成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也有部分企业由于投资大、攻关难等因素最终放弃。”在推动照明产业走创新之路上,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总监吴海波向南海照明企业发出创新协同邀请,吴海波认为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企业可以加大与外部协同资源的接触与接洽,通过联合创新模式让自主创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许多大院大所引入佛山,其中南海区就有42所大院大所与南海区政府共建的创新平台,如何让大院大所的专家、成果等资源要素更有效地进入企业?吴海波指出企业与第三方的技术协同资源(如创新平台)间,需要搭建一个双方同步对话的通道,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就是由区科技局搭建的对接通道,帮助企业更好地与创新平台互信互通,加速自主创新步伐。
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于2020年9月末启动运营,汇聚季华实验室、佛山(华南)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25家科技创新平台,链接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资源,拥有近300项科技服务,国内30万+技术成果,1300+家金融服务机构,专注于整合技术研发团队及技术解决方案资源,将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的科技需求发布和科技人才聚集地。
现场南海照明协会与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等两家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相关的创新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的科技力量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据悉,该两家平台已经入驻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工程中心,主要业务包括发光二极管(LED)与平板显示(FPD)制造技术的研发及转移,助力广大 LED 相关企业的建设、转型和研发工作,开展产品性能测试、光学设计与仿真、可靠性评估及失效分析、技术委托开发及人才培训等服务。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由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共建,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半导体等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下设综合办公室、育成中心、纳米加工平台、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部。
此外,南海区照明协会的分组讨论环节让人耳目一新,会员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了许多经营干货,让一众会员代表不虚此行,如面对原材料涨价,有企业代表建议转换思路,如采取材料替换、应用新材料等方式应对行业挑战。
对南海照明产业未来发展,南海区照明协会提出包括从简单“组装”到“自主研发”、从“传统制造”升级到“智能制造”、从“人工管理”到“数字化管理”、从“信息共享”到资源共享、从做“低附加值产品”到做“高附加值产品”等七大建议。推进科技创新从来非一朝一夕之功,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将是半导体照明行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创新资源后盾,与产业同进步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