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是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活动伊始,区科技局副局长邹冠飞介绍了南海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科技金融仍面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科创平台要加强科技成果供给,引导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邹冠飞强调,要坚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的决心,凝聚合力,以科技为锚,不断向“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靠拢;以金融为盾,保障高效资金持续流入产业创新领域,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按下“加速键”。
活动中,科创平台代表阐述了各自在实际服务企业中所面临的融资难点、痛点及经验。
中试贯穿项目培育、验证、企业孵化及成长全链条,面对研发周期长、产出不明显的项目应如何赋能?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邓伟首先抛出问题,并分析不同阶段企业科技金融痛点。他表明,中试项目具有不确定性,中试平台更应充分发挥“风险缓冲器”作用,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让产业资本成为技术商业化的第一推动力。”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金融总监苏家豪补充,其服务和孵化的企业中,初创科技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债务结构失衡以及融资成本过高等痛点,如新落户佛山的某AGV公司因信用积累不足难以匹配融资资源;某机器人生产企业因多头授信面临新增贷款瓶颈。为此,研究院依托“6+1”高能级产业服务生态,打造产业基金,联动银行与创投机构,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投融资服务。
针对科创平台服务企业在研发-中试-量产各阶段需求,金融机构现场提供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链条和创新生态。
南海农商银行推出“益企创”服务体系产品,针对全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定制差异化产品。该行分享了数据资产融资服务案例,以数据资产融资为突破点,通过AI优化形成场景化解决方案,为科技企业提供500万元数字资产授信,品牌经理黄伟枫表示,要以“四专”服务构建科技金融网络,金融服务应当助力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赋能科技企业增产扩能。
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同样推出多样化科创企业融资产品体系。该行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功为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破解企业组建实验室的资金难题。普惠金融部叶稼卿表示,通过普惠金融支撑中小微企业产能提升、人才招引、数字化转型,有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佛山市分公司创新推出覆盖实验室研发、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链条的综合产品,发布全国首款技术研发专属保险、落地全省首单“中试综合保险”,覆盖技术失败、设备损坏等风险,有效解决科技创新“生长痛”。项目主管卢翠仪表示,中试平台投保后,不仅为验证阶段可能的经济损失兜底,还通过“中试+保险”模式助力平台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交流环节,各方围绕建设“科技金融生态圈”展开热议。慧迈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闵永刚提出,科技型企业对于南海区打造优越科创沃土的期待只增不减,有资金托底才能让科学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科研上。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陈春林回应,为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要找准金融机构风险把控和科技企业资金需求的平衡点,形成政策护航,平台赋能,金融输血的共生生态。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陈伟民则表示,区生产力将坚持优化科技服务,构建“政府-平台-企业-金融机构”高效对接机制,积极链接需求,破除信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