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政策调研和企业服务工作,务求精准靶向施策。”南海区经促局副局长叶兆贤表示,南海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已有成果、短板和需求,都是此次政策修订的现实依据。
近年来,南海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齐头并进。据资料显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两大机器人技术创新平台启用以来,已聚集机器人企业近100家。此外,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南海区具有广阔的机器人应用市场,2021年新增应用机器人数达1056台。
在持续加快发展的同时,南海区机器人产业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发展至今,区内虽然已有以华数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企业,但由于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南海区机器人产业仍以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为主,从事关键零部件及机器人本体开发的企业较少。
此外,从相关企业代表在政策调研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南海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例如,企业存在研发投入不足、设备维护比较困难、创新意识不足,缺少完善的“机器换人”概念,对生产场地前期规划不足等。
在政策修订工作中,南海区经促局将着重发挥政策对于研发和协同的撬动作用,进一步集聚优秀企业,鼓励技术研发突破,强化产业链协同,全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
聚焦研发端,南海区将侧重引导支持机器人企业技术研发、行业专用机器人研发。其中,引导机器人企业技术研发,是指针对利润较高、机器人应用尚未成熟的行业需求,鼓励机器人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研发,进而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支持行业专用机器人研发,则旨在引导机器人企业集中主要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研发铝型材等“南海制造”重点行业的专用机器人。
以“强化协同”为目标,南海区一方面将加大力度支持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而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成果孵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人才培训服务,更有效地培育企业成长。
为进一步强化机器人产业与“南海制造”产业链协同,南海区此次新政修订还将紧扣南海制造业产业集聚特点,在西樵纺织、大沥有色金属、丹灶小五金、狮山家电、罗村新光源等集群,引导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