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太器人创新谷,映入眼帘的是企业的大字标语——让机器人随处可见。
在佛山加速崛起的千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中,天太机器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首创出一系列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及运动解决方案,让机器人开发设计如同搭积木一样简单。
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本期【会员说】栏目走进这颗新星,一探究竟。

新技术不断革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在天太机器生产车间,一台搭载了行走单元的智能叉车,可以轻松定位每个物料的具体工位,直接搬运装有物料的货架、托盘、料箱等载具至车间相应位置,还能自动避开障碍物,实现工厂各个车间协同。
这款智能叉车大有来头,用的是天太最新钻研的驱动无人叉车技术以及动力基站。在移动搬运机器人领域中,动力是核心部分。传统的搬运动力主要是靠液压基站与液压缸配合的结构,该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换油以及密封圈的更换,而且整体体积大。
而天太所用到的动力基站技术加上自主研发的中空关节模组,不仅可以满足所需的搬运与运动情况,而且整体体积小、稳定性高以及后续维护便捷。据悉,该智能叉车已进行量产。
数据显示,天太每年产量、营收平稳上升,本年4月产量同比增长约391%,营收同比增长约54.3%,天太的成绩有目共睹,不断革新技术的天太当然也会受到资本的青睐。
2020年,可以称为天太的商业化元年。依托核心运动单元这个切入口,企业实现了从单个产品、单个客户到一系列产品、一片客户的爆发。2021年,天太完成了1.8亿元B轮融资交易,由华登国际领投,泓生资本、龙光集团跟投。国产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游产业链受到知名资本机构关注,充分展示了天太机器人的硬实力。
如今,天太生产的机器人都是基于先进的关节开发而成,具备灵活的运动能力,相关产品应用覆盖到智能制造、物流仓储、医疗、安防、商业服务等多个场景,天太机器人随处可见。
勇闯”无人区“,长达七年搭建起基础技术平台
在天太机器人的会议室里,陈列了天太最新运动单元产品,其中就有2022年发布的“智巧”系列关节,集成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电机驱动、双编码器、抱闸制动器于一体,适用于协作、商用、包装、码垛等各类型泛机器人以及自动化设备、智能装备等。
事实上,从谐波减速机研发成功到中空关节产品发布,天太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靠着大无畏精神勇闯“无人区”。
天太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彼时,制造工厂流水线上大多还是依赖人工。选择机器人这个赛道,天太机器人创始人何志雄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机器代替人工。
“一开始想做电机,但觉得电机竞争很激烈,且利润低,而控制器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考虑先做减速机。”何志雄坦言,真正进入这个赛道,才明白要做好减速机究竟有多难。谐波减速机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运动部件之一,主要用以保证电机在合适的速度下运转,越是高精度、高可靠性、大负载多关节的高端工业机器人,对减速机精度的要求越高。
2013年,天太机器人还没成立就已提前组建了研发团队,一路克服重重挫折,最终探索出独有的工艺路线,在减速机领域树立起优势。以其中一款产品为例,国内同行龙头企业生产制造需要十几小时,天太只需1分钟就能做出来。
从减速机到控制器,再到力矩电机,天太机器人以多元产品拓展业务边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未来机器人将迈向标准化、模块化的趋势,提供通用化、标准化的机器人模组单元将成为发展关键,于是向机器人运动单元及方案的核心供应商转型。
凭借在减速机、电机、驱动、编码、结构、材料等技术上的积累,天太机器人促使各种“机器人运动单元”逐步成为现实,在机器人运动单元赛道获得了先机,首创了一系列一体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及运动解决方案。
如今,天太机器人已成为中国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领域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申请发明专利超70项、实用新型专利超80项。
据透露,天太今年将全力找准有需求的场景并大规模落地,力争营收突破2亿元。“我对中国机器人未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天太机器人公共事务总裁吴志诚在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组织的骨干机器人企业座谈会上说。天太机器人笃定未来发展的方向,认为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换代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为实现“让机器人随处可见”,天下机器人将继续在创造奇迹的路上要努力拼搏,持续学习,不断成长和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