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广东省加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力度(设备事前奖励)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公示,佛山企业中广东兴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铝合金型材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等9个项目拟入选。入选项目将按奖励计划设备购置额20%给予事前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奖励资金分期拨付。
前三季度广东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7%,累计推动6792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位于黄埔区的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陆续启动了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精密电主轴等产线改造,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谐波减速器获“2019年度金手指创新产品奖”。
该公司市场总监孟治国表示,工业技改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生产流程,实现生产提速增效,从而提升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广东工业企业加快实施工业技术改造的一道缩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技术改造与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年目标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累计推动6792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3.28%,为工业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广州、东莞、湛江等地采访发现,广东企业技术改造正逐步向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等方向延伸拓展,不仅成为工业投资稳定增长的“强支撑”,也已成为产业集群智造升级的“新路径”,正加速推动广东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技改投入1.2亿元,实现“老产线新活力”
当前,拥有40年发展历史的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电器”)正以工业技改推动“老产线新活力”,这也成为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公司配电设备、控制系统需求巨大,预计在2020至2021年企业将面临产品和服务集中交付的压力。”白云电器副总裁王义表示,原有传统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订单小批量、非标程度高、交货周期短,运营维护复杂”的行业生产难题,必须要尽早开展技改升级。
从去年4月起,白云电器启动了“轨道交通智能高压开关设备制造能力提升技术改造项目”,引入钣金柔性加工、产品柔性装配、立体仓储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智能成套开关设备的绿色、数字化生产。
“目前项目投资仅设备就投入1.2亿元,正在试生产,预计2020年底正式验收。”王义表示,随着该项目的正式投产,未来每年将新增5000台轨道交通智能配电设备产能。
在佛山,美的集团已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将产品研制和交付周期缩短80%,单台套运营成本降低50%,新产品生产效率提升80%,能源利用率提高50%,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东莞,快捷达通信设备(东莞)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工人数量从2017年的3000人降至去年的2000人,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这家主要生产家用监控设备、路由器、电力猫和LED灯等产品的企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广东摸准现阶段企业技术改造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针对全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精准发力,以设备更新、提质增效、智能改造、绿色发展等为主要任务,以产业链整体提升、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绿色工厂为主要方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1—9月推动6792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已完成年度任务的81.8%。
促落地,各地狠抓重大项目跟踪服务
“建立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项目库,投资超过500万元的项目全部入库,其中市一级重点关注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镇街(园区)关注投资1亿元以下项目,要求动态更新,及时掌握和预判趋势,对重点项目分季度现场调研服务,协调解决建设难题。”东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东莞市实现工业技改投资325.42亿元,同比增长21.5%,比去年同期增速高23个百分点。
在全省层面,狠抓制造业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同样是有效推进技改工作的“关键一招”。
据介绍,广东通过构建制造业重大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厅级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分片包干制、重大项目专员服务制,不断推动重大技改项目落地。
另一方面,针对工业投资低迷的不利态势,我省加大资金补助强化支持,持续实施技术改造奖励政策,在原预算基础上增加安排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按新设备购置额20%,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按新设备购置额30%,予以事后奖励。
与此同时,各地也加大技改扶持力度,比如,广州市在2019年广东省下达的4390万元支持竞争性技改项目基础上,还下达3亿元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普惠性事后奖补,已拨付2.45亿元;佛山市出台相关政策,从2020年起对上一个年度内企业技术改造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资总额的5%、其他工业企业投资总额的3%进行事后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