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南海狮山启动“狮创”系列活动,举办“校企聚智 狮启新程”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交流活动,聚焦有色金属行业校企合作与技术革新,积极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践行狮山镇“人文引领 科技驱动”精神,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
狮山举办“校企聚智 狮启新程”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交流活动。
政府“搭台” ,校企“唱戏”
共探传统产业转型高效合作
创新是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活动中,校方代表、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李言祥围绕“多孔金属——金属材料的轻量化与功能化发展”这一前沿课题,分享了泡沫铝的几大研究突破,详细介绍了泡沫铝材料轻量化和功能化特色,以及在现代工业中的运用、相关成果推广项目等。
企业同样带来了相关先进技术,佛山超滑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西敦千江粉漆科学研究有限公司两家作为狮山镇优秀人才团队代表,在企业推介环节,西敦千江带来的多项粉末涂料技术引起大家关注,其中超流平薄涂粉末涂料技术,不仅能广泛应用于电池托盘、轻量化涂装,还能减少涂料用量,降低约30%的成本。
超滑科技则重点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金属加工液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在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并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来自南海区占美金属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其中占美金属率先从传统金属加工向工业铝材转型,并和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协会进行战略合作,通过融合大数据和AI技术,推出从铝业到泛制造全产业链安全技术综合服务。
为促进校企高效对接,在主办方对接组织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新质成果转化院执行副院长杨福秋介绍了该院科技赋能百企行动的具体服务,表示希望和企业建成有效沟通桥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新质成果转化院介绍该院科技赋能百企行动。
分享全程,干货满满,参会代表认真听讲记录。众多参会企业代表感慨:“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思路,收获颇丰。”在随后的参观环节中,与会代表走进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实训基地,多家企业现场与校方热烈交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参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实训基地。
南海狮山是有色金属产业的核心承载地,有色金属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已经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变革趋势下,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狮山再跃级的重要支持。
此前,狮山已经发布“金狮计划”作为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华南有色金属产业新高地。为充分发挥人才团队和科技创新双引擎作用,构筑“人才团队聚产业、科创产业兴人才”人才科创工作体系打造人才聚新的“掂水”服务标准,狮山还推出了“狮创”12条,通过打造“狮创”载体基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立博士后基地联盟等措施,为校企合作、人才团队发展、科创平台赋能、产学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扶持,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真正赋能产业发展。
本次活动是狮山在2025年的又一探索,是“狮创”12条提出后的首场“狮创”系列活动,为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狮山镇副镇长韩有军表示,今年是狮山镇建镇30周年,希望借此活动促进超滑科技和西顿千江等优质的人才团队科研成果在地转化。通过校企聚智,共绘“人才与有色金属产业”共生共荣新图景,依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向产业一线培育输送更多优秀技术人才;并积极推动有色金属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镇内龙头有色金属企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发挥产业协同运用打造华南有色金属新质生产力产业基地。
为加速创新发展,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园管理局副局长李展聪表示,积极探索人才科创“园镇融合”机制、强化园镇协同,整合人才资源,联动狮山镇成立狮才荟灯塔专班,跟进包括人才科创团队的动态、高校和科创平台成果转化、仪器设备共享、本地企业的商务技术合作诉求等信息,结合南海园人才科创项目评价体系,对人才科创团队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精准的服务,以实现政府、院校、企业高效互动,切实帮助平台和团队多接业务,深度融入狮山产业体系,构建需求精准匹配、成果高效转化、产能持续升级的良性循环,通过创新园—镇人才科创协同服务体系,实现双赢协同。
区科技局副局长周志进表示,站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有色金属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升的战略转型,实现这一跨越,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功能。希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速技术转化,依托清华、广轻大等高校资源,推动“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全链条贯通,成为“人才共育”的立交桥、协同创新的联合体,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关键技术,组织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未来,南海也将会用更大的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科创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