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与产品发布会在南海丹灶万木科创园成功举办,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生春、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李谦、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区委常委韩峰、丹灶镇委书记何敏仪以及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合作伙伴参与盛会,共同见证了广东轻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在轻量化成形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里程碑式的成就。当天,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与产品隆重亮相,轻量科技与远东国际、东实汽车公司、远骥基金、联运投资四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共同参观轻量科技首条宽幅薄壁型材挤压生产线。
轻量化成形技术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作为佛山市、南海区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佛山仙湖实验室设立能源材料轻量化成形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面向佛山和南海产业发展需要,聚焦新材料前沿技术,创新性地布局下一代轻量化成形技术的研发,致力于金属塑性加工的工业化技术、设备创新、工具创新和数字仿真模拟。
2024年2月,依托佛山仙湖实验室院士团队,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成功转化,落地丹灶。短短的10个月的时间,在仙湖实验室的助力和院士团队的努力下,成功实现了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的突破,该项技术在仙湖实验室完成了中试验证,并通过轻量科技进行产业化推广,成功试制了多款传统挤压技术无法一次成形的铝合金板材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冷板、汽车电池包底板和高筋铝合金板材等。
轻量科技作为佛山仙湖实验室孵化的创新型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业轻量化成形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仙湖实验室院士团队的引领下,轻量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小吨位挤压机进行超宽幅薄壁型材的一体挤压成形。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传统工艺的限制,还为轻量化结构件的制造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标志着其在轻量化成形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款用小吨位挤压机实现一体挤压成形的超宽幅薄壁型材产品亮相发布。
在发布会上,轻量科技首次公开了首创的变革性超宽幅薄壁型材挤压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在材料性能、结构强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三款用小吨位挤压机实现一体挤压成形的超宽幅薄壁型材产品亮相发布,分别是幅宽858毫米储能电池冷板、幅宽830毫米带边框汽车电池包底板、幅宽1200毫米高筋铝合金板材,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及船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相关行业的轻量化进程贡献力量,更为传统铝型材行业突破转型升级瓶颈、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开辟了一条新路。
活动还隆重举行了签约仪式,轻量科技与远东国际、东实汽车公司、远骥基金、联运投资四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涵盖了联合研发、批量供货和投资意向等,标志着将以全新的方式开展紧密合作,为产业协同发展奠定重要里程碑。
科技和人才,密不可分,相向奔赴,而又相互成就。南海探索开辟了一条属于人才科技互生互促、协同发展的独特道路。近年来,南海围绕产业所需、市场所需、人才所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三高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集聚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南海拥有以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为代表的33个重点科创平台,建成7家概念验证中心及36家中试平台,荟聚人才总量超63万,顶尖人才项目34个、国家高层次人才103名,人才团队342个。今年以来,一体推进人才科技工作,优化招才引智体制机制,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人才团队引进培育,拓宽平台引才、以才引才、基金引才等多种渠道,大力推动“以人才聚产业”。轻量科技便是科研平台引入人才团队的杰出代表。
区委常委韩峰表示,南海区将继续坚持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推进,积极构建全链条生产性服务体系,从资金支持、场地供给、服务保障、政策支撑等多个维度,全力扶持人才团队发展。我们也在大力推动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建设,打造东西双核科创引擎,丹灶将打造仙湖科创社区,成为人文经济+科技创新的典范。未来每个镇街都将形成自己的特色人才科创品牌,共同为企业生长提供良好生态和肥沃土壤。希望仙湖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培育、孵化、引进人才团队、支持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也希望社会各界积极为南海推荐优质创新创业团队,共享南海的大城资源、小城成本,共同把南海打造成为科创企业成长的乐土,携手开创合作共赢新篇章。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轻量科技在轻量化成形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轻量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推动全球轻金属加工成形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